-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摘自《易傳·系辭傳下·第五章》解釋:尺蠖盡量彎曲自己的身體,是為了伸展前進;龍蛇冬眠,是為了保全性命。人也要學會退讓和忍受,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
言必信,行必果
摘自《論語·子路篇》解釋:說出的話一定要算數,承諾的事要果斷做到。...
-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摘自《增廣賢文·上集》解釋:用心地栽花,施肥、灌溉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卻總是不開,最后還是枯萎了;而隨意折下來的一只柳條隨意插在地里,從來沒有照料它,幾年過去,卻成了郁郁蔥蔥的柳...
-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摘自《小窗幽記·集醒篇》解釋:不近人情,整個世界都會顯得艱難恐怖;不懂事物的真相,一生都活在虛幻夢境中。...
-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摘自《論語·季氏篇》解釋:孔子說:“君子有九種思考:看的時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沒,聽的時要思考聽清楚了沒,待人接物時,要想想臉色是否溫和,樣貌是否恭敬,說話時要想想是否忠實,做事時要...
-
眼里無點灰塵,方可讀書千卷;胸中沒些渣滓,才能處世一番
摘自《小窗幽記·集靈篇》解釋:眼中沒有任何灰塵遮擋,才可以讀盡千卷的書籍。胸懷中沒有什么成見,才能處世圓融。...
-
鬧里掙錢,靜處安身
摘自《增廣賢文·上集》解釋:發財在繁華鬧市中,但修養需在清凈處。...
-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
摘自《圍爐夜話·第一一四則》解釋:讀書若沒有下功夫苦讀,卻非分地想要顯達榮耀,天下哪里有這種道理呢?...
-
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摘自《國語·越語·越興師伐吳而弗與戰》解釋:得到了機遇就不要懈怠,機遇一旦錯過,就不會再度重來。老天給予的機會,如果不能利用,反而會遭受懲戒。...
-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摘自《菜根譚·概論》解釋:文章做到最好,并沒有什么特別奇妙的地方,只是表達得恰到好處而已;人品修煉到最高,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只是回歸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已。...
-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摘自《三國演義·第三回》解釋:好的鳥兒會選擇適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腳,有才干的人會選擇明智的上司去做事。...
-
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摘自《韓非子·主道》解釋:置身事外,才會看清真相;保持冷靜,才能制定出行動原則。...
-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摘自《論語·里仁篇》解釋:君子說話應該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摘自《老子·德經·第六十七章》解釋: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摘自《說苑·雜言》解釋: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進入充滿蘭花香氣的屋子,時間一長,自己本身因為熏陶也會充滿香氣,于是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和素質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摘自《論語·里仁篇》解釋:見到一個品德能力超過自己的人,就要想著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樣;見到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樣的缺點。...
-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摘自《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解釋:過分的愛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
-
生無一日之歡,死有萬世之名
摘自《列子·楊朱》解釋:活著的時候沒有享受一天的歡樂,死了后卻有流傳萬代的名聲。...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為人所棄
摘自《幼學瓊林·卷四·花木》解釋:桃樹和李樹即使不發出聲音,樹下也會被人們接踵而來而踏出道路;而苦澀的李子即使栽在道度的兩旁,也會被人所舍棄。...
-
道不同,不相為謀
摘自《論語·衛靈公篇》解釋: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