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譯文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終期。
萬物初生,化育萬物,終始循環,難道大自然就沒有終結的時候嗎?
莫不有終期。圣賢不能免,何為懷此憂?
自然萬物都有自己的終期,即使是古代的圣賢也不能避免,那為什么還要為生命走向盡頭而擔憂呢?
愿螭龍之駕,思想昆侖居。
但愿那無角的螭龍能為我駕車,將我帶到魂牽夢繞的昆侖山。
思想昆侖居。見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萊。
心里想著神仙居住的昆侖山,期望看到山上的神靈怪異。我還有一個心愿是到海上去看一看蓬萊仙山。
志意在蓬萊。周孔圣徂落,會稽以墳丘。
我最大的心愿是到蓬萊仙山求得長生啊??墒?,品德高尚的周公和孔圣人也要死去。會稽山上的墳塋就埋葬著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
會稽以墳丘。陶陶誰能度?君子以弗憂。
大禹這樣偉大的君主也埋葬在會稽山上。古往今來,有誰能度過漫長的歲月,永世長存呢?心胸曠達的人應該不會為死而感到擔憂。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
不知不覺中已到了垂暮之年,時間匆匆地過去,來日不多啊,這又有什么辦法呢?
精列賞析
此詩為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真實地反映了一代政治家曹操希望完成統一大業,而又無法挽留時光的感傷。
全詩大致可分四節。第一節六句,意謂自然造就的萬物,包括賢能的圣人都難免死亡。死亡是必然的,不必為死亡而憂傷。但由于長生不死傳說的影響,曹操又產生了幻想,于是接下去的第二節五句,由寫現實的人間轉寫幻想的仙境,表現了對長壽的期望。但仙境畢竟是虛幻的,因此接著第三...
精列作品信息
精列創作背景
從詩中“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兩句推測,此詩當作于曹操的晚年時期。曹操愛好音樂,今存他的詩歌全是樂府詩。有些詩歌有可能是即興唱出的,內容時轉時斷時續,并沒有經過嚴密的構思。這首詩就是這樣。
精列作品簡介
《精列》是曹操游仙詩代表作,為樂府舊題。精,指人的精氣神,為人之生命的根基。列,同“裂”,分解。精氣神分裂,則意味著人的衰老和死亡,表現了詩人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明確認定,各種事物的終歸滅亡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律,同《龜雖壽》一詩一樣是唯物的。但同時又幻想求仙長壽,發出唯心論呼喊。篇末的時不我待之感,說明他在幻想中也沒有忘記對統一大業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