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秦二世賦譯文
登陂陁之長阪兮,坌入曾宮之嵯峨。臨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參差。巖巖深山之谾谾兮,通谷豁谽谺。汩淢靸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廣衍。觀眾樹之蓊薆兮,覽竹林之榛榛。東馳土山兮,北揭石瀨。弭節容與兮,歷吊二世。
登上崎嶇不平的山坡啊,一直延伸到高大的宮殿中。面前是江水中曲折的小島啊,再遠望是起伏蜿蜒的南山。高峻的深山連綿不絕啊,漫長的溪谷深而又深。湍急的水流向遠方啊,流入寬廣平坦的河灘。觀看群樹茂密啊,瀏覽竹林叢生。于是東行越過土山啊,向北提衣趟過小溪。在那兒停下不前啊,到秦二世墓前進行憑吊。
持身不謹兮,亡國失勢。信讒不寤兮,宗廟滅絕。嗚呼哀哉!操行之不得兮,墳墓蕪穢而不修兮,魂無歸而不食。夐邈絕而不齊兮,彌久遠而愈佅。精罔閬而飛揚兮,拾九天而永逝。嗚呼哀哉!
想到他做人不謹嚴啊,致使國家滅亡;輕信讒言而不醒悟啊,到頭來宗廟被毀。嗚呼!只因他操行不合典則啊,到如今墳墓荒蕪而無人修葺,他的靈魂無處安息,享受不到子孫的祭祀。很久以前就斷絕而無人供齋啊,越長久而越加荒漠陰沉。靈魂無依而到處飄揚啊,飄向九天而永遠消逝。嗚呼哀哉!
哀秦二世賦賞析
此賦可分敘事寫景、議論抒情兩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兩句以敘述人的口氣點出宜春苑的標志性建筑“曾宮”和特殊地貌:發源于始終南山的“曲江”。緊接著描寫終南山的峰巒和深谷,從而引出從谷底涌出的泉水匯聚成曲江“減鞭以永逝”,以至“注入平皋”。而“曾宮”附近的曲江兩岸,則又是介于“平皋”和“深山”緩沖地帶的丘陵。那里眾樹“蓊蓑”、竹林“榛榛”,真可謂青山綠水間的...
哀秦二世賦作品信息
哀秦二世賦創作背景
此賦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作者侍從漢武帝過宜春宮時途經秦二世墓,有感于秦朝滅亡的歷史,因而創作了此賦。
哀秦二世賦作品簡介
《哀秦二世賦》是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創作的一篇賦。此賦由自然與人文兩部分組成。吟詠自然部分狀山谷、原野、水流、竹木,敘二世墓地周圍的地貌。寫人文部分既探索二世亡國的教訓從而表達對秦二世亡國的哀吊和對二世魂魄的哀悼。全賦議論精辟而感情凝重,在作者感情由可嘆、可憐到可悲的轉變中表達對漢武帝的勸諫。